智能制造网手机版

手机访问更快捷

智能制造网APP

安卓版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营销推广更便捷

您现在的位置:智能制造网>海洋水利装备>资讯列表>“深海一号”成为世界首个具备遥控生产能力的超大型深水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

“深海一号”成为世界首个具备遥控生产能力的超大型深水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

2023年04月11日 09:49:42 人气: 21623 来源: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深海一号”大气田位于海南岛东南海域,最大作业水深超过1500米,运营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全球首座10万吨级深水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深海一号”能源站,年产气量达30亿立方米。气田自2021年6月25日投产至今累计产气超45亿立方米,外输凝析油超45万立方米,自主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超深水气田运维技术体系,解决了一批超深水气田生产运行难题,创造了超深水气田投产后快速达产并保持高产稳产的成功开发典范。
 
  “目前‘深海?号’的生产处理设备经过精心调试已经达到最佳运行状态,气田稳产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夏秋季节多发的台风。”中国海油海南分公司陵水-崖城作业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超深水半潜式平台结构复杂、所处环境条件恶劣,在强台风来临人员撤离平台后,难以像浅水海上气田一样保持油气开采设备运转,此前在国际上还没有深水半潜式平台实现台风远程遥控生产的成功案例。
 
  据介绍,中国海油把“深海?号”定位为华南地区“由海向陆”保供的主力气田,谋划赋予其远程遥控生产能力,在气田投产后迅速投入技术力量实施台风模式改造,以期最大限度减小因台风关停对下游用户的影响。
 
  在装备改造升级过程中,中国海油大力推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应用,按照“全面评估、系统设计、稳妥实施”的原则,通过计算和建模分析风暴条件下平台总体性能和系泊系统强度、平台稳性、立管和脐带缆状态、船体结构整体强度等相关情况,确定了平台抗风暴吃水安全范围等关键指标和涉及超过270套相关设备的改造调试方案,推动建设“深海一号”陆上操控中心等配套设施,成功实施了远程监控测试和恶劣海况条件下的遥控生产测试,使“深海一号”具备了远程遥控生产能力,每年可增加天然气产量供应超6000万立方米,可供47万家庭用一年。
 
  “在实施远程遥控生产改造的同时,‘深海一号’同步开展多种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探索,努力建设超深水智能气田,打造科技领先的行业示范标杆。”中国海油海南分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建立超深水气田的数字孪生模型,技术专家在基地生产运营中心便可全面了解“深海一号”的运行状态,对设备故障进行远程诊断;通过升级声光探测智能监控设备,“深海一号”将获得更强的实时感知能力,建立覆盖水上和水下的立体安防系统;而凭借5G设备在平台上的应用,“深海一号”现场搭建了以5G技术为核心的工业物联网应用场景,平台各种设备可以实现互通互联,现场操作人员通过5G智能移动终端就能实时掌控能源站的运行状况。
 
  据了解,作为油气生产设施的“深海一号”能源站同时也是一个大型的科研综合实验平台。中国海油针对深海油气资源开发过程中遇到的半潜式平台船体系泊管理、深海气藏开发动态监测、深海水下流动性保障、深海生产运营可视化管理等世界级技术难题,运用“深海一号”开展科学实验研究,同时与国内外科研机构、院校保持密切联系,共同开展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在超深水气田的应用研究,为提升中国深海能源产业核心竞争力、推动海洋油气行业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全年征稿/资讯合作 联系邮箱:1271141964@qq.com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智能制造网,转载请必须注明智能制造网,https://www.gkzha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