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网手机版

手机访问更快捷

智能制造网APP

安卓版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营销推广更便捷

您现在的位置:智能制造网>海洋水利装备>资讯列表>通用机械行业政策与市场动态(2024年一季度)

通用机械行业政策与市场动态(2024年一季度)

2024年04月15日 10:56:19 人气: 23252 来源: 中国通用机械工业协会CGMA
  通用机械一季度行业政策与市场动态
 
  装备制造业是强国之基,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落实制造强国战略、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2024年新年伊始,各部门密集出台新政,为制造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注入新动能,各地方政府也纷纷出台相关扶持政策,一批基础建设、重点工程开工建设,为装备制造业带来诸多利好。
 
  中国通用机械工业协会展览与传媒中心特收集整理出近期通用机械装备制造业业相关的政策法规、园区建设、工程签约、项目开工等政策与市场信息,看看通用机械行业将享受哪些政策红利,看通用机械行业有哪些市场机遇!
 
  政策资讯
 
  01
 
  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
 
  日前,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行动方案》提出,到2027年,工业、农业、建筑、交通、教育、文旅、医疗等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25%以上;重点行业主要用能设备能效基本达到节能水平,环保绩效达到A级水平的产能比例大幅提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超过90%、75%;报废汽车回收量较2023年增加约一倍,二手车交易量较2023年增长45%,废旧家电回收量较2023年增长30%,再生材料在资源供给中的占比进一步提升。
 
  02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扎实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行动方案》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扎实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行动方案》强调,外商投资是参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推动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共同繁荣发展的重要力量,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巩固外资在华发展信心。
 
  03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的意见》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的意见》。《意见》提出,到2025年,初步建成覆盖各领域、各环节的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尾矿、粉煤灰、煤矸石、冶炼渣、工业副产石膏、建筑垃圾、秸秆等大宗固体废弃物年利用量达到40亿吨,新增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60%。废钢铁、废铜、废铝、废铅、废锌、废纸、废塑料、废橡胶、废玻璃等主要再生资源年利用量达到4.5亿吨。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年产值达到5万亿元。到2030年,建成覆盖全面、运转高效、规范有序的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废弃物循环利用水平总体居于世界前列。
 
  04
 
  十二部门联合印发《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贯通”行动计划(2024—2026年)》
 
  1月3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科学技术部等十二部门近日印发《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贯通”行动计划(2024—2026年)》。提出到 2026 年,我国建成自主可控的标识解析体系,标识解析体系服务企业数突破50万家,在60个行业应用推广标识解析体系等目标。《行动计划》提出了到2026年的总体目标,将建成自主可控的标识解析体系,在制造业及经济社会重点领域初步实现规模应用,对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畅通产业链供应链、促进大中小企业和一二三产业融通发展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
 
  05
 
  10部门联合印发《绿色低碳转型产业指导目录(2024年版)》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国家能源局印发了《绿色低碳转型产业指导目录(2024年版)》。《目录》及其解释说明,明确了节能降碳产业、环境保护产业、资源循环利用产业、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生态保护修复和利用、基础设施绿色升级、绿色服务等绿色低碳转型重点产业的细分类别和具体内涵,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低碳转型提供支撑,为各地方、各部门制定完善相关产业支持政策提供依据。
 
  06
 
  七部门发布关于加快推动制造业绿色化发展的指导意见
 
  3月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七部门发布我国首个《关于加快推动制造业绿色化发展指导意见》,意见提出到2030年,绿色工厂产值占制造业总产值比重超过40%,绿色发展成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坚实基础。《指导意见》提出,要从推动产业结构高端化转型、能源消费低碳化转型、资源利用循环化转型、生产过程清洁化转型、产品供给绿色化转型、制造流程数字化转型等六个方面,做强绿色制造业,发展绿色服务业,壮大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和供应链。
 
  07
 
  七部门发文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
 
  1月29日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科技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以加强对未来产业的前瞻谋划、政策引导,支撑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意见》提出,在强化技术供给方面,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领军企业作用,加快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突破,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
 
  08
 
  六部门发布《国家重点低碳技术征集推广实施方案》
 
  近日,生态环境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国家重点低碳技术征集推广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实施方案》面向2025年和2030年提出低碳技术征集推广的阶段性目标要求。围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愿景,系统推进先进适用低碳技术的征集遴选和宣传推广工作。重点关注能源、工业、建筑、交通等关键领域,聚焦源头治理、排放监测、储碳固碳等关键环节,形成以多批次发布、动态化管理、常态化推广为特征的低碳技术推广模式。
 
  09
 
  财政部、工信部组织开展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工作
 
  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联合印发通知,组织开展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工作。申报城市原则上应为地级市及以上城市,包括各省(区)的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地级市(州、盟),直辖市所辖区(县),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鼓励地方与中央企业联合申报。适当考虑东、中、西、东北地区发展基础差异,统筹合理布局。支持城市采用“点线面”结合的方式组织示范项目,“点”上开展数字化智能化改造示范、“线”上开展产业链供应链数字化协同改造示范、“面”上开展产业集群及科技产业园区数字化绿色化改造示范,加快数智技术、绿色技术以及创新产品推广应用。中央财政将对入选城市给予定额奖励,按照每个入选城市不超过3亿元下达奖补资金。
 
  10
 
  两部门印发《制造业中试创新发展实施意见》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1月23日消息,工业和信息化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印发《制造业中试创新发展实施意见》的通知。《实施意见》提出,中试是把处在试制阶段的新产品转化到生产过程的过渡性试验,是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关键环节,是制造业创新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和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撑。
 
  11
 
  九部门联合印发《原材料工业数字化转型工作方案(2024—2026年)》
 
  1月2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国资委、市场监管总局、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等九部门联合发布《原材料工业数字化转型工作方案(2024—2026年)》,推动原材料工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制造强国。《工作方案》提出目标,到2026年,原材料工业数字化转型取得重要进展,重点企业完成数字化转型诊断评估,生产要素泛在感知、制造过程自主调控、运营管理最优决策水平大幅提高。
 
  12
 
  工信部印发《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建设指南》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印发《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提出了到2025年和2030年的一系列建设目标,同时规划了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框架和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制定重点领域。《建设指南》明确建设目标,到2025年,初步建立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制定200项以上碳达峰急需标准,重点制定基础通用、温室气体核算、低碳技术与装备等领域标准,为工业领域开展碳评估、降低碳排放等提供技术支撑。到2030年,形成较为完善的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加快制定协同降碳、碳排放管理、低碳评价类标准,实现重点行业重点领域标准全覆盖,支撑工业领域碳排放全面达峰,标准化工作重点逐步向碳中和目标转变。
 
  13
 
  工信部印发《工业领域数据安全能力提升实施方案(2024—2026年)》
 
  为加快提升工业领域数据安全保护能力,助力工业高质量发展,夯实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安全基石,2月2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工业领域数据安全能力提升实施方案(2024—2026年)》,计划到2026年年底,开展数据分类分级保护的企业超4.5万家,工业领域数据安全保障体系基本建立。
 
  14
 
  十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提升加工贸易发展水平的意见》
 
  商务部等10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提升加工贸易发展水平的意见》,这是继2016年《国务院关于促进加工贸易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后,关于加工贸易发展的又一份重要指导性政策文件。其中提到,鼓励开展高附加值产品加工贸易。支持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等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工贸易发展,充分发挥其辐射带动和技术溢出作用,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和优化升级。鼓励加工贸易企业用足用好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等优惠政策,加强研发和技术改造,提升制造水平和产品附加值。鼓励地方利用现有资金政策,进一步支持加工贸易企业核心技术研发创新。
 
  15
 
  三部门发布《关于推进污水处理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实施意见》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生态环境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污水处理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实施意见》,要求坚持系统观念,多措并举,协同推进污水处理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确保实现任务目标,《实施意见》从强化源头节水增效、加强污水处理节能降碳、推进污泥处理节能降碳等三方面明确了具体举措,并提出强化标准引导、加强科技支撑、完善激励政策、建设绿色低碳标杆厂等支持政策。
 
  16
 
  国家能源局印发《2024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
 
  国家能源局印发《2024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其中提出主要目标包括,供应保障能力持续增强。全国能源生产总量达到49.8亿吨标准煤左右。煤炭稳产增产,原油产量稳定在2亿吨以上,天然气保持快速上产态势。发电装机达到31.7亿千瓦左右,发电量达到9.96万亿千瓦时左右,“西电东送”输电能力持续提升。能源结构持续优化。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占比提高到55%左右。风电、太阳能发电量占全国发电量的比重达到17%以上。天然气消费稳中有增,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提高到18.9%左右,终端电力消费比重持续提高。
 
  市场信息
 
  01
 
  总投资837亿元!新建大型化工项目全面开工
 
  近日,华锦阿美精细化工及原料工程项目20万吨/年丁二烯抽提、200万吨/年芳烃联合、30万吨/年高密度聚乙烯等多套装置和公用工程项目开工建设,截至目前32套生产装置已开工28套,开工率87.5%,同时70万吨/年裂解汽油加氢联合装置等余下4套装置也即将开工建设,项目建设将全面转入桩基施工与装置施工并行的新阶段。
 
  02
 
  全球在建单机最大的塔式光热发电项目正式开工
 
  3月13日,由中国电建西北院牵头EPC总承包的全球在建单机最大的塔式光热发电项目——中广核新能源青海德令哈光储热一体化200万千瓦(光热20万千瓦)项目举行开工活动,标志着国内储能配比率最高的光热储多能互补项目正式开工。该项目位于青海省海西州德令哈市光伏(光热)产业园区,规划面积约5.3万亩。项目总装机容量200万千瓦,其中光伏160万千瓦、光热储能40万千瓦,光热储能功率占比不低于25%、储能时长不低于6小时。
 
  03
 
  国家电网岳西抽水蓄能电站开工
 
  3月15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共计投资280亿元开建陕北—安徽±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岳西抽水蓄能电站。岳西抽蓄电站位于安徽省岳西县黄尾镇境内,安装4台30万千瓦可逆式机组,以两回500千伏出线接入华东电网,动态投资75亿元。
 
  04
 
  世界海拔最高!青藏高原首座储气库开工建设
 
  从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分公司了解到,世界海拔最高、青藏高原首座储气库——马北储气库的地下钻探、地面建设及相关配套工程近日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全面开工,项目综合管控运行等工作同步启动。海拔近3000米的马北油气田发现于2003年,是青海油田在柴达木盆地北缘寻求突破的主战场之一,具有构造简单、盖层封闭性好、埋深适中、储层物性佳、水体能量弱等特征,适宜储气库建设。
 
  05
 
  国内首个规模化绿色甲醇项目在洮南开工
 
  3月30日,国内首个规模化绿色甲醇项目上海电气洮南市风电耦合生物质绿色甲醇一体化示范项目开工。该项目以洮南丰富的可再生资源风能和生物质能为基础,打造“绿色新能源+绿色化工”产业链,为实现大规模绿电消纳提供了新的技术路线和商业模式。项目计划总投资224亿元,计划分三期实施,年产百万吨绿色甲醇,项目一期总投资56亿元,计划建设25万吨风电耦合生物质制绿色甲醇一体化项目,配套新能源规模68万千瓦,自发自用、轻度并网。
 
  06
 
  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亚洲第一深水导管架完工
 
  3月12日,中国海油发布消息,由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亚洲第一深水导管架“海基二号”在广东珠海深水装备制造基地建造完工。“海基二号”刷新了结构高度、重量、作业水深、建造速度等多项亚洲纪录,标志着我国深水超大型导管架平台自主设计建造能力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对推动我国深水油气能源开发、加快能源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具有重要意义。
 
  07
 
  新疆昌东发电1320MW超超临界机组工程启动
 
  3月9日,新疆昌东发电2×660兆瓦超超临界(2号机组)工程项目正式拉开建设序幕,该工程由中国电建重庆工程公司承担建设任务。项目位于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吉木萨尔县准东经济开发区火烧山产业园内,拟新建66万千瓦超超临界间接空冷燃煤发电机组。基于新疆丰富的煤炭资源,亚集团此次启动的2×660MW(#2)超超临界机组项目,作为坑口电站,将采用大容量、高参数的超超临界一次再热间接空冷机组技术。燃烧中低热值烟煤,且同步建设脱硫装置、脱硝装置。项目总投资56亿,总装机容量1320MW,由新疆昌东发电有限公司负责建设。
 
  08
 
  中核集团田湾核电8号机组穹顶球带吊装成功
 
  3月13日,位于江苏连云港的田湾核电8号机组内穹顶球带成功吊装。至此,国家重点能源项目——田湾核电7号、8号两台核电机组全部进入安装调试阶段。田湾核电8台机组全部建成投产后,总装机容量913万千瓦,每年可提供清洁电力超过700亿千瓦时,相当于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740万吨,将有力推动江苏省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支撑华东电网和区域能源供应安全。
 
  09
 
  中国华电20万千瓦新能源制氢示范项目投产
 
  近日,中国华电包头氢能科技公司开发建设的20万千瓦新能源制氢示范项目成功打通氢能项目“制-储-运-用”全产业链,标志着全国规模最大的绿氢交通运输系统投入运营,填补绿氢领域在交通运输系统空白。该项目是全国首批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制绿氢示范项目,也是内蒙古首批7个风光制氢示范项目之一。项目位于包头市达茂旗巴润钢铁稀土原料加工园及其北侧区域,共建设风电12万千瓦,光伏8万千瓦,电化学储能2万千瓦时,电解水制氢12000Nm3/h,实现100%绿电制氢。
 
  10
 
  川西气田全面建成投产 可年产天然气20亿立方米
 
  3月11日,从中国石化新闻办获悉,中国石化“深地工程·川渝天然气基地”取得重大成果——川西气田全面建成投产,年产能为20亿立方米天然气、13万吨硫黄,为我国西南地区以及川气东送沿线提供更多清洁能源支撑。川西气田产能建设项目是川渝地区千亿立方米级天然气产能基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川西气田于2014年被发现,提交探明地质储量超千亿立方米,于2019年12月开工建设。其主力气藏位于川西平原西缘,埋深约6000米,储层地质情况复杂,规模效益开发难度极大。
 
  11
 
  浙江首座27万方全“坐地式”LNG储罐完成拱顶吊装
 
  3月8日,由中国海油自主设计和建造的浙江地区首座27万立方米全“坐地式”LNG(液化天然气)储罐在中国海油宁波“绿能港”顺利完成拱顶吊装作业,标志着宁波“绿能港”三期项目实现LNG储罐安装工程的首个重要节点,为后续储罐气升顶打下坚实基础。
 
  12
 
  中沙古雷乙烯项目主体工程全面动工
 
  中沙古雷乙烯项目主体工程2月19日在福建省漳州市全面动工。该项目位于中国七大石化基地之一的漳州古雷石化基地,总投资约448亿元人民币(约合64亿美元)。据介绍,该项目预计2026年建成,乙烯年产能最高可达180万吨,不仅满足市场和客户对高端化工产品的需求,也带动产业链下游创造更多投资机会。
 
  13
 
  全球海拔最高大型抽蓄电站开工建设
 
  2月23日获悉,全球海拔最高的大型抽水蓄能电站、雅砻江流域水风光一体化基地又一重大项目——道孚抽水蓄能电站于日前开工建设。道孚抽水蓄能电站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道孚县,场址海拔4300米,总装机容量210万千瓦,设计年发电量29.94亿千瓦时。它是四川省装机规模最大的抽水蓄能项目,也是全球海拔最高的大型抽水蓄能电站,被称为“巨型充电宝”。电站安装6台35万千瓦的可逆式机组,主要由上水库、下水库、输水系统、地下厂房系统及地面开关站等组成。
 
  14
 
  中核集团漳州核电3号机组核岛开工
 
  2月22日,被誉为“国家名片”的我国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批量化建设再传捷报。中核集团旗下中国核电投资控股的漳州核电二期工程3号机组浇灌核岛第一罐混凝土(FCD),标志漳州核电二期工程建设序幕全面拉开。目前,华龙一号首批4台机组全部建成投运,批量化建设进展顺利。其中,漳州核电工程是华龙一号批量化建设的始发地:1号机组预计2024年内投产发电;2号机组正在进行堆内构件安装等冷试相关准备工作。
 
  15
 
  总投资约500亿元!两大煤化工项目批复
 
  新疆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两个煤制烯烃项目近日环评获得生态环境部批复,这标志着两个项目顺利通过环境影响评价审批,为后续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生态环境部先后于1月18日、1月22日分别对《新疆山能化工有限公司准东五彩湾80万吨/年煤制烯烃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新疆东明塑胶有限公司年产80万吨煤制烯烃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予以批复。
 
  16
 
  虎林—长春天然气管道开工建设
 
  1月26日,虎林—长春天然气管道工程开工建设。开工活动以现场和视频方式在北京、黑龙江、吉林多地同步开展。工程包括1条干线和8条支线,全长2073公里。干线起自黑龙江虎林,途经黑龙江、吉林2省4地级市12县(区),止于吉林长春,总长度795公里,设计压力10兆帕,设计年输气能力100亿立方米。
 
  17
 
  中国中化24万吨/年聚醚多元醇项目正式开工
 
  中国中化旗下中化东大24万吨/年聚醚多元醇项目在福建省泉州市泉惠石化工业园区举行开工仪式,标志着项目进入建设阶段。24万吨/年聚醚多元醇项目是中国中化“十四五”战略规划重点项目,将依托中化泉州石化20万吨环氧丙烷装置,加速释放产业“隔墙效应”,构建集约高效的绿色产业链,提升上下游研发协同创新的频率和效率。
 
  18
 
  江西寻乌抽水蓄能电站正式核准
 
  三峡集团在赣投资建设的首个抽水蓄能项目——江西寻乌抽水蓄能电站获得江西省发展改革委核准批复,为2024年项目开工建设创造了良好开局。江西寻乌抽水蓄能电站,位于江西省赣州市寻乌县境内,由三峡集团所属三峡建工投资、建设及经营,装机容量120万千瓦,是国家《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十四五”重点实施项目。
 
  19
 
  1500万吨/年!大型煤化工项目获得批复
 
  1月19日,生态环境部网站公示,关于陕煤集团榆林化学有限责任公司1500万吨/年煤炭分质清洁高效转化示范项目烯烃、芳烃及深加工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项目主体工程主要包括煤热解、气化、甲醇制烯烃、临氢热解、重整/芳烃联合、精对苯二甲酸、聚酯等38套生产装置;公辅工程包括动力站、给排水系统、火炬系统等;储运工程包括煤炭储运系统和罐区等;环保工程主要有废气处理设施、废水治理设施和固废治理设施等。
 
  20
 
  “深海一号”关键设备完工出海
 
  我国首个深水高压气田开发项目“深海一号”的二期工程取得关键进展,在深圳建造完工的、用于托举生产平台的导管架,乘驳船从深圳赤湾港启航,前往工程所在的南海北部大陆架西区的琼东南海域。“深海一号”二期工程距离海南省三亚市约132公里,项目采用“水下生产系统+浅水导管架平台+深水半潜式平台远程操控系统”油气开发模式,共部署12口水下井口,新建1座导管架平台、1套水下生产系统、5条海底管道和4条脐带缆。
 
  21
 
  全球首款中国首制江海直达型LNG加注运输船出坞
 
  1月24日,由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旗下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自主研发、设计和建造的我国“气化长江”标志性工程——全球首款、中国首制江海直达型14000立方米液化天然气(LNG)加注运输船顺利出坞。该船总长130米,型宽23.6米,型深15米,入级中国船级社(CCS)。该船采用独特的浅吃水设计,既满足远洋无限航区设计要求,又能实现长江航道极值低水位情况下的适航性,使该船适用无限航区,可全年通过南京长江大桥,实现江海直达一站式LNG加注运输,堪称“长江定制款”LNG加注运输船。
 
  22
 
  全国首个液化天然气冷能养殖示范项目正式出鱼
 
  1月18日,全国首个液化天然气冷能养殖示范项目在中国海油广东大鹏LNG接收站正式出鱼。中国海油广东大鹏液化天然气接收站是国内液化天然气供应量最大的接收站之一,LNG气化外输时会将巨量的冷能排放到海水中,2023年大鹏接收站冷能处理量超800万吨,将巨量的冷能直接排放,会造成极大的能源浪费。中国海油创新利用液化天然气产生的冷能资源,在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内建设起一个现代化的冷能养殖区,将绿色能源与水产养殖创新结合。
 
  23
 
  全球首套散货船碳捕集系统(OCCS)成功交付
 
  1月9日,全球首套散货船碳捕集系统(OCCS)成功交付,海事界脱硫脱碳一体化系统解决方案又多了新选择。本次投入应用的全球首套散货船碳捕集系统(OCCS)由中太海碳(上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安装在江苏华滋能源工程有限公司为维多利亚航运公司改造的船舶上。
 
  24
 
  中国首个球罐型“海上天然气气站”改造项目交付
 
  中国第一例MOSS球罐型液化天然气运输船(LNGC)改装浮式储存气化装置(FSRU)项目——格里亚LNGC改装普罗米修斯FSRU项目,16日在上海崇明长兴岛的中远海运重工2号码头交付,这是中国企业与欧盟国家合作的“一带一路”能源项目。将MOSS球罐型液化天然气运输船,改造成浮式储存气化装置,它将与陆地管网链接,成为一座“海上天然气气站”。和传统模式相比,FSRU更灵活方便,效益更高,成本更低。
 
  25
 
  海拔最高的大型抽水蓄能电站开工
 
  1月11日,全球海拔最高的大型抽水蓄能电站——道孚抽水蓄能电站正式开工建设。道孚抽水蓄能项目位于四川省甘孜州道孚县,场址海拔4300米,总装机容量210万千瓦,设计年发电量29.94亿千瓦时,是四川省装机规模最大的抽水蓄能项目。电站安装6台35万千瓦的可逆式机组,主要由上水库、下水库、输水系统、地下厂房系统及地面开关站等组成。
 
  26
 
  湖南石化100万吨/年乙烯炼化一体化项目开工
 
  1月3日,湖南石油化工有限公司100万吨/年乙烯炼化一体化项目推进会在岳阳举行。湖南石化100万吨/年乙烯炼化一体化项目包括100万吨/年乙烯和炼油配套改造两个部分。该项目主要采用中国石化自主知识产权、行业领先的绿色低碳工艺技术,原料优势、技术优势、产品优势相互叠加,将补齐岳阳地区从原油加工到现代特色化工的完整产业链,形成“洁净油品+现代化工+新材料”的产业格局。
 
  国际视野
 
  01
 
  国际能源署:没有核能就不可能实现气候目标
 
  国际能源署(IEA) 署长Fatih Birol表示,世界将需要核能发电来实现减排和净零排放目标。Birol在布鲁塞尔举行的核能峰会前表示:“如果没有核能的支持,我们就没有机会按时实现气候目标。可再生能源将在电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尤其是太阳能,并得到风能和水力发电的支持。但我们也需要核能,尤其是在那些我们没有主要可再生能源潜力的国家。”
 
  02
 
  欧盟立法加强自然生态系统恢复
 
  近日,欧洲议会投票通过了《自然恢复法》。该法案旨在通过恢复退化的陆地和海洋生态系统,减缓生物多样性丧失趋势,以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欧洲议会议员塞萨尔·卢埃纳表示,这一法案将有助于欧洲实现气候目标,预防自然灾害并降低粮食安全风险。《自然恢复法》提出目标,要求到2030年之前,对欧盟20%的陆地和海洋生态系统采取恢复措施,并最终在2050年之前将措施覆盖到所有需要恢复的生态系统。
 
  03
 
  2023年全球清洁能源部署达到新高
 
  3月1日,国际能源署(IEA)发布首份《清洁能源市场监测》报告称,2023年全球清洁能源部署达到新高,相比于2022年,太阳能光伏和风能分别增长85%和60%,新增产能达到近540吉瓦;核电新增装机容量5.5吉瓦;电动汽车、热泵、电解槽等清洁能源技术达到新的应用高度。
 
  04
 
  英国环境署发布绿色氢生产指南
 
  英国环境署(The Environment Agency)3月28日发布了关于利用电解从水中生产氢的新兴技术的指南。该指南是在与工业界、其他英国监管机构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协商后制定的,将帮助企业设计和开发绿色氢生产的工业设施,绿色氢是一种低碳能源载体,是英国氢战略的一个关键特征。
 
  05
 
  7.5亿美元!美国拨款支持24个州的52个氢能项目
 
  美国能源部(DOE)宣布为24个州的52个项目提供7.5亿美元,以降低清洁氢的成本,并加强美国在不断发展的清洁氢行业中的全球领导地位。这些项目预计将使美国的制造能力每年生产14吉瓦的燃料电池,足以为每年销售的15%的中型和重型卡车提供动力,每年生产10吉瓦的电解槽,足以每年生产130万吨清洁氢。
 
  06
 
  韩国将投入420万亿应对全球气候危机和碳排放限制
 
  韩国金融委员会委员长金周显3月19日在首尔能源梦想中心与环境部等有关部门举行政策金融官员会议,发表了旨在应对气候危机的金融支援扩大方案。该方案称,首先五家政策金融机关将在截至2030年为止共提供420万亿韩元规模的政策金融资金。产业银行、进出口银行、企业银行、信用保证基金和技术保证基金等金融机关参与。
 
  07
 
  国际能源署:可再生能源将超煤炭成为主体能源
 
  1 月 16 日消息,国际能源署(IEA)预测,可再生能源将在 2025 年初超越煤炭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力来源。据国际能源署(IEA)的数据,到2025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能力将增长近50%,达到近10亿千瓦。这其中,风能和太阳能将占据主导地位,预计分别占到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的29%和26%。而煤炭发电则将下降至25%,失去其长期以来在全球电力市场的主导地位。
 
  08
 
  英公布70年来最大规模核电扩张计划
 
  据英国政府1月11日报道,英国政府宣布了该国70年来最大规模的核能扩张计划——《民用核路线图》,以加强其能源独立性并助力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目标。新计划包括投资3亿英镑,建造一座大型发电站,生产先进的铀燃料。英国计划到2050年建造8座新核反应堆。《民用核路线图》中的措施如果实现,将使英国的核能在2050年增至目前的4倍,达到24吉瓦,满足英国四分之一的电力需求。
 
  09
 
  东京政府公布2024财年三个绿氢项目
 
  据《日经新闻》消息,东京政府将于2024财年(2024年4月至2025年3月底)开始建设三个绿氢项目,其中一个项目将在财年结束时投入运营。这三个项目工厂将建在东京海滨的公有土地上,由可再生能源供电,目前尚不清楚电解槽的规模、如何获得资金、可再生能源将来自何处,以及氢气将如何使用。
 
  10
 
  卡塔尔最大石化项目破土动工
 
  2月19日,卡塔尔能源公司投资60亿美元的拉斯拉凡石化项目将于破土动工,这是该公司在卡塔尔最大的石化投资。这座世界级规模的石化项目于2019年首次宣布,将拥有中东最大的乙烯裂解装置,每年生产210万吨乙烯,并将卡塔尔的乙烯产能提高40%以上。
 
  11
 
  海湾多国加快发展氢能产业
 
  阿联酋国家石油公司和迪拜水电局近日开展合作,在迪拜世博城开设中东首个绿氢燃料站“未来服务站”。阿联酋国家石油公司首席执行官赛义夫·法拉西在揭幕仪式上表示,氢能产业在迪拜迈向绿色经济进程中将发挥关键作用。阿联酋政府不久前正式发布国家氢能战略,计划到2031年使该国绿氢产能达到每年50万吨、蓝氢产能达到每年40万吨。
全年征稿/资讯合作 联系邮箱:1271141964@qq.com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智能制造网,转载请必须注明智能制造网,https://www.gkzha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